繪師本事,雋永熱映中:看板師傅顏振發獨門手繪技藝
赤崁樓、孔廟赤豔豔的磚紅色,隨著建築上方的飛簷引入藍湛湛的天際,路上穿梭著一派悠閒的騎士、路人,整個府城充滿著鮮明的熱帶色調。有二美是台南人的日常,一是美食,二是全美戲院,字型故事今天特別前往台南,不帶你品嘗美食,直接造訪全台即將絕跡的手繪電影看板聖地,近身直擊至今仍堅守此技藝的顏振發師傅!

油漆刷當畫筆 畫出不平凡的電影情節
.jpg)
看板手寫字 註記下電影感動的心情
電影看板少不了標題字,進一步詢問師傅早期在拜師學藝時是否對書法、字體特別鑽研?顏師傅這時透露了自己的師承來源,原來他的師公是台灣早期畫壇巨匠郭柏川,老師陳峰永也寫得一手好字,他自己多少練過一些。不過,當字體放大百倍繪製在看板中,便不是寫好字這般單純。師傅說,一般的程序是先以粉筆打格字,避免字體架構、大小不一;詢問其這工序是否麻煩,他自信滿滿地說,寫字這事早已駕輕就熟,通常畫完格子便能一筆而成,無須額外打稿。
.jpg)
朝聖顏師傅作品收藏的空間,就像閱覽台灣電影的微歷史,如早期的《王哥柳哥遊台灣》,到近年的《賽德克巴萊》、《陣頭》的電影海報,都是顏師傅曾臨摹過的作品。雖說看板的繪製通常是照稿描繪,但他卻利用手寫看板中的文字,加入了自己的電影觀賞心得!角落一隅的《養鴨人家》,除了電影名稱,導演、演員姓名外,右下角還有著「感人落淚」的字樣,追問師傅這是電影海報本來就有的宣傳文字嗎?他不好意思地說:「那部片真的很感人,這是我自己加的啦!」細細看這四個字,刻意讓楷書筆畫上揚,營造出賺人熱淚的感受,幾個筆畫,情感綿長,正是手繪看板無可取代的迷人之處。
顏師傅的友人熱心推薦另一間戲院──今日戲院,離全美並不遠,那裡陳設著師傅近日「較多字體的作品」。這一系列牆面是以奧斯卡、李安電影為主題,圖文相配敘述著。友人說,不要看這些說明小字好寫,當使用油性顏料時,黏著的特性,即便寫字高手也難以發揮,師傅可以寫得規規矩矩,實在不是三、兩年功力就可達成的啊!
.jpg)
手繪風情 揮灑出府城日常風
採訪尾聲,顏師傅熱心地提醒若有時間不妨前往台南知名的林百貨走走,最近他幫裡頭的店鋪繪製了不少看板,與摩登復古風格合流,讓更多前來造訪古都的旅人,感受到早期技藝的獨特。繪了四十載的光影,師傅說,只要還有力氣,會努力推廣這即將失傳的手藝,將記憶傳承下去。
手繪風情已深入這座城市的日常風景,隨意晃著,不經意又在一個巷弄的牆面與老師傅的作品相遇,強烈對比的豔麗,就像百年古都的鉛華,持續熱映。